科技赋能文旅,打造沉浸式新体验

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兴起,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和商业模式。在文旅行业,AI不仅带来了新奇体验,更深刻地改变了传统景区的运营模式和游客的游览方式。

从AI生成的宣传片到虚拟数字人导游,从智能巡检机器狗到沉浸式VR体验,AI正在重塑旅游的定义,让静态的文物“活”起来,让厚重的历史“潮”起来。

01 文旅营销创新,AI打造花式宣传片

文旅行业的营销是个技术活,想要“出圈”,关键要将文旅与品牌相融合,讲出动人的故事。AI技术正在悄然掀起一股文旅融合新热度,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耀眼的火花。

在南昌,AI技术帮助鱼尾洲公园“提前入秋”。池杉火红的树叶与碧水相映,宛如莫奈笔下的印象派画作。

而在另一段AI视频中,梅岭的山水之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——古驿道重现昔日繁华,凤凰于林间翩跹起舞,伶伦吹奏竹笛的传说场景栩栩如生,狮子峰的四季变幻尽收眼底。

AI还帮助疾驰的高铁变身萌态可掬的“皮卡丘号”,滕王阁、双子塔等地标化作治愈系玩偶,瓦罐汤、南昌米粉等特色美食则以“美食宝宝”的形象俘获人心。这种富有创意的南昌IP再造,让城市形象更具传播力和亲和力。

02 沉浸式文博体验,AI解锁历史“复活密码”

在文博场馆,AI技术丰富了观展者的体验,让现代游客与古老文明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
江西省博物馆的“金玉流光映伊人——明代王妃首饰珍品联展”设置了智能互动专区。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赏精美服饰,更能通过AI技术“穿越”时空:一键换装体验明代宫廷服饰,虚拟试戴王室首饰,亲身感受明代贵族的生活美学。

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展区则带来更具冲击力的VR体验。在“探秘海昏侯国·华夏文明”数字展里,游客头戴VR设备,汉代人物引导体验者行揖礼后,时空隧道开启,西汉巍峨城墙与丝路商队展现于眼前。

游客不仅能“亲手”触碰海昏侯国出土的青铜器、玉器与金器,还能身临其境体验“大汉宴会”,领略西汉的礼乐与饮食文化。

03 数字人导游,AI提升游客体验品质

AI技术不仅让人们“穿越”时空,与历史对话,更能化身“超级员工”,帮助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
近几年,滕王阁旅游区上新了一位特别的导游——“王勃”AI导游。这位虚拟数字人,是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成果。用户只需通过手机简单扫码,就能实现与古代文豪“王勃”的互动体验,随时随地享受智能化的历史文化讲解服务。

“只需手机扫码,‘王勃’就能全程陪伴游览。”一位游客兴奋地分享体验,“这位‘数字导游’不仅对滕王阁的每一处典故都如数家珍,还能实时解答各类疑问。最惊喜的是,它会结合具体场景吟诵《滕王阁序》中的经典词句,让人仿佛穿越回盛唐”。

同样的场景也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上演。该馆推出的虚拟数字人交互导游系统,结合AI大语言模型和VR虚拟数字人技术,涵盖听、拍、点、问四大功能,为游客提供手机AI互动导游服务。

04 景区科技赋能,AI机器人成为新亮点

AI技术在景区中的应用不仅限于虚拟体验,更以实体机器人的形式出现在游客面前,提供各种服务。

在无锡动物园,AI巡逻机器狗正式“上岗”,一旦发现游客有不文明投喂行为,就会抬起前爪轻轻敲打当事人,并播报语音进行“请勿投喂”的宣传。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与工作人员相比,用机器狗宣传的方式更新颖,它事先录制了比较有趣的宣传语,游客更容易接受。”

鼋头渚景区樱花树下的AI咖啡店前排起了长队,机械臂正以每杯1分20秒的速度制作拉花咖啡。鼋头渚招商采购中心经理透露,景区正在经历从“卖风景”到“卖体验”的质变,在樱花季推出了AI咖啡店,不到一周,门店单日最高营业额已突破8000元。

一个身穿汉服、身高约1.3米的人形机器人以及它的最佳搭档机器狗,正在拈花湾景区与游客亲密互动。机器人不时伸出手来与小朋友握手,机器狗稳稳地做出倒立动作,双手作揖“打招呼”,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围观、拍照。

05 人工智能+消费,AI创造消费新热点

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已成为连接内需增长与消费升级的重要纽带,催生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。

清明“小长假”期间,众多游客穿梭于多个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的创新应用场景之中。早晨,坐上地铁之前,在智能鲜饮品站购买一杯由机械臂制作的果汁;随后,在圆明园遗址公园,体验一场沉浸式VR游玩项目;晚餐时,在簋街看到餐馆前揽客的具身智能“员工”主动打招呼。

北京(通州)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道路上,一台四轮智能机器人正沿主路巡逻,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。安保巡检机器人“小雨”不仅可以劝阻游客翻越护栏、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,还能发现病虫害,并化身讲解员介绍景区历史。

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内,AI建模与全息投影技术将瓷器制作七十二道工序动态还原,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非遗技艺。

06 情感陪护AI,机器人弥补服务供给缺口

当AI拥有“物理身体”,智能机器人开始承担养老陪护、家庭管家等多元角色。技术手段有望弥补“一老一小”等服务领域的供给缺口,激活更广阔的市场需求。

最近,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来了个“新员工”——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“裴裴”。80多岁的王奶奶轻车熟路地与机器人交互起来:“有什么问题就和‘裴裴’说,它都能答。不想聊天了还有适合我们老年人的益智游戏,好耍得很。”

2024年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《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》预计,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3亿元;到2029年,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750亿元。

京东言犀数字人直播带动直播间闲时转化率提升30%;快手可灵AI、抖音即梦AI等视频生成模型激活微短剧市场;强脑科技提出未来5到10年,计划帮助100万肢体残疾人群改善生活……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正在不断打开内需新空间。

07 AI设计应用,内容创作与室内设计新思路

AI技术在创意设计领域也展现出强大潜力,为内容创作和室内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。

2023年,生成式AI大火,有关AI的具体应用的讨论也热闹起来。洞察到这一流量趋势,雅诗阁旗下盛捷品牌发起联合百度旗下AI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——文心一格,推出AI室内设计大赛,邀请所有室内设计师、旅行达人、酒店控和生活家们共同参与,用AI打造旅行中的理想栖居之所。

参与者需要以“和谐愉悦”、“绿意生活”、“自然主义”、“简约”、“森系”、“家庭温馨”、“亲子友好”等元素,进行符合盛捷品牌特性的室内设计创作,展现服务公寓的客房和公共区域。优秀设计作品有机会在指定公寓内落地改造升级。

用户通过利用AI工具,只需利用简单的文字描述或图片素材,选择期望的画作风格,即可快速获取相应画作并投稿参赛,轻松绘出理想中的盛捷公寓。

在万元级别预算的情况下,活动页共获得用户投稿AIGC作品2648个,社媒话题阅读量40.4W+,社媒话题互动量2k+,并在西安盛捷新地城服务公寓实地改造应用了参与用户的优秀AI作品,将泳池进行了焕新。

AI创意正在全国各地的文旅场景中开花结果。从无锡动物园的AI机器狗到鼋头渚的机械臂咖啡,从滕王阁的“王勃”AI导游到海昏侯的VR体验,这些创新应用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新奇体验,更提升了景区的复游率和消费潜力。

传统景区卖门票,智慧景区卖体验。随着技术迭代,景区的沉浸式体验已经经历了“灯光亮化+夜游”、“情景演出+声光电”、“无人机表演+元宇宙”等阶段。

如今AI技术的加入,正为文旅产业注入全新动能,让游客觉得只来一次不够尽兴。

分享到微信

扫描二维码,将文章分享到微信